1、篮球发界外球上篮战术图解 这是一种能够创造上篮机会的界外球战术。这个战术可以创造上篮、或者三分的机会,对于破解紧逼盯人防守很有效。首先,要做好如下图的队形。5站成一排,4和5为2做双挡,3保持在中场的位置。如下图:2利用双掩护空切到篮下,这时候1可以进行高吊传球给2完成上篮。
2、队形配置:5站成一排,4和5为2做双挡,3保持在中场位置。 战术执行:2利用双掩护空切到篮下,此时1可以高吊传球给2完成上篮。如果需要,2也可以在3分线外进行投篮。 篮球界外球战术理念:掷界外球并非简单的任务。许多球队和冠军失之交臂,是因为在比赛最后关头无法成功发球。
3、摘要 | 夹击配合:是两个防守队员防守一个进攻队员的一种配合方法。 示例:如图所示,对方 4 在后场掷界外球, 4 放弃对 4 的防守,协同 5 夹击 5 。 4 面对 5 ,积极封阻他从正面接球, 5 在 5 的身后控制其快下的路线,并准备截断 4 的高吊球。
4、快攻可以由2至5名球员组成,参与人数越多,战术越复杂多变。以下关于篮球快攻战术的图解,旨在提供帮助和指导。 快攻的实施要求快速发球、迅速推进、球员跑动与球推进的衔接,以及对对方防守造成压力。
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,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,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,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运转三角进攻: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(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),那么一条由球(小前锋)、进攻轴心(中锋)和篮筐组成的“战线”就形成了。
夹角位置: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,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(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)。
依照上图所示,进攻方控卫①传球到翼位球员③,然后绕三角外切到底角。其中,③以自己为轴心递手传球 ,将篮球回传给外切的①,在此之后就出现以下三种变化 :递手传球后突破Handoff & Drive:如果之前防守① 的防守者 X1 尾随 ①,在接到③的短传后,①转过底角然后直闯篮下 。
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。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。例如: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,然后中锋(5)拉出到底角,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。
在篮球三角进攻战术中,分卫切入如下图所示:在控卫 ① 向翼位的 ③ 传球后 , 分卫 ② 移动到底角形成边线三角。 ① 随后移动到弱侧和 ④ 形成二人进攻。在此过程中,就会形成如下的低位掩护。
半场开球,①号球员传球给②号球员。③号球员先跑篮下再上来挡住①号球员的防守人。这里要注意,③号球员的跑位是关键。①号球员绕开防守往篮下跑位。需要强调的是,①号和③号球员的跑动是相互配合的,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差。②号球员给①号球员空中接力,。
V字形上篮就是半场往返上篮。想象一下,你从半场线开始,带着球冲刺上篮。然后呢,你得赶紧运着球跑到场地的另一边半场线。到了那边,再转身,运着球再来一次上篮。最后回到起点,这样你就完成了一个V字形上篮啦,整个过程就像画了个大大的V字一样。
半场往返上篮,从半场线出发上篮,完了运球到另一边半场线处,再反身运球上篮,回到起点。
高手上篮是指在球出手的瞬间,手腕高于肩部;而低手上篮则是指球出手的瞬间,手腕低于肩部以下。
然后举起手臂,两只手臂形成“V”字形,把篮球举过头顶,用力跳起,顺势用手甩出篮球。手的细节动作是这样的: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形成“T”字形右手食指按在球面圆心,注意拨指,食指最后离开球,注意不要左手往出抛球,这样会影响球的路线。至于急停,最好先找个好球鞋。
V形切入,当防守员紧跟着你的时候,你要往篮筐方向里面推进,速度可以稍慢目的是迷惑对手,对手是防守者说明对手是被动的,当对手还没有完全收回脚步时候,马上往三分线外跑位这时速度要快,为了拉出与防守员之间的距离,整个过程的路线就像一个V字形一样。
高考篮球跑篮满分为17秒,男生V脚步评分优秀标准为21秒。 测试方法描述:考生从球场右侧边线中点出发,用右手运球上篮,同时开始计时。投中后,用右手运球至左侧边线中点,再换左手运球上篮。再次投中后,用左手运球返回原点,重复上述过程,最后回到起点时停止计时。